找到相关内容1654篇,用时7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北齐标异乡义戡惠石柱-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

    不幸病殁的役民,也给予埋葬,并且为他们作佛教的追荐仪式。埋葬无主的枯骨原是此「义」最先展开的社会救济工作,由此看来,义坊似乎不曾中断其「乡葬」的工作。  武成帝河清三年(564),山东有大规模的水灾,...

    刘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374040.html
  • 宗萨亲波切著:造作与无常(2)

    、一锅水,和一些加热的元素。另外有些非必要的因和缘,象是厨房、灯光、计时器,还有一支把蛋放进锅子的手。另外一个重要的条件,就是没有象是电子中断或是山羊跑进来打翻锅子之类的干扰。此外,每一个条件,例如...结果,需要某些基本的因缘。很显然的,你要有一颗蛋、一锅水,和一些加热的元素。另外有些非必要的因和缘,象是厨房、灯光、计时器,还有一支把蛋放进锅子的手。另外一个重要的条件,就是没有象是电子中断或是山羊...

    宗萨亲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3874339.html
  • 陶渊明

    陶渊明 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,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。从建安、正始、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,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,使诗歌偏离了艺术,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。陶渊明的出现,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,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。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,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。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。他成功地将“自然”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774439.html
  • 南怀瑾老师开示:一心皈命净土法门

    在那里两脚分开,不成规矩,很难看。这位老太太每次转到她跟前时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的念声变了调,意思是提醒这位小姐将脚摆正一点,但是又表示自己没有中断念佛,而且也不是在骂人。你看看,这种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吗?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0876183.html
  • 【地藏经】浅释--净慧法师

    “凡夫著其乐愿随生死流。”凡夫为什么这样?他感觉这个世界非常美好,看不出颠倒相,“随生死流永在生死流中”,所以说众生度不尽。“小乘知其苦集灭生死流”,小乘人知道苦,“灭生死流中断一循环中”。一循环多长...转习气。我们天天修道就是要让习气流转,但是人的习气是一种惯例,不容易中断。就像吸毒的人,进了戒毒所,出来后看见别人抽大烟他也去吸一样,难啊。咱们人也一样,五、六岁小孩就知道找对象,这是习气;看到好东西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276374.html
  •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

    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唐商和日本留学僧带入日本后而广为流传的。尽管在宽平六年(894年)日本正式废止“遣唐使”,企图削弱汉文化对日本本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,但两国民间却一直没有中断过交往。日本和唐灭后继起的...

    胡安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678433.html
  • 转识成智,一切从心开始

    大师座下的两个上首弟子,一个是东班班首,一个是西班班首。今天唯识学主要就是由这两位传下来的。   玄奘大师传下的唯识学是很重视著述的。经过唐朝的会昌法难后,许多书都被烧了,以致学派中断。直到明朝末年...

    素闻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0778539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1)

    西藏密教从未中断。这一期的密教,相对前弘期而言,名为“西藏后弘期密教”。   西藏密法法灭的时间,因地方混乱,没有正确的历史记载可以依凭,所以对于这一段时期的长短,各种史书有不同的说法。但以灭法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278976.html
  •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

    涅槃。若因中断结,即不受生,岂能利物?走故忍受生死不断结使,三阿僧祗处在生死,教化众生,共出三界,故不断结使,意在于此。(注三0)   大乘菩萨因为慈悲湣念众生,故与声闻、缘觉二乘人之自求证悟、了脱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0779106.html
  • 净慧长老访谈录

      长老:中国有中国的背景。首先就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,不但是中国佛教的传统没有较好地继承下来,儒家、道家的文化传统也中断了,在日本也好,在韩国也好,虽然也出现过类似日本的“明治维新”的运动,但是它...

    今朝录音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079418.html